社工正在為老人做康復治療
護理員上門為老人提供照護服務
回興養老服務中心供圖
據七一客戶端 近年來,渝北區大力推廣社區養老,通過建立鎮街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和對公共區域進行適老化改造等舉措,破解基層養老設施匱乏等問題,讓老人不離親、不離群,在家門口安心養老。
“中心帶站” 不孤獨的“第二個家”
“剛剛大家做得都很棒!下面我們來做第二節指尖運動……”日前,記者走進渝北區回興街道養老服務中心二樓活動大廳,看到十幾位老人正在“90后”護理員楊鎮巖的帶領下認真地做著保健手指操。而另一邊,社工廖常春正帶著幾位老人開心地下著棋。
做完保健操,年逾八旬的江正倫走進練歌房。她熟練地打開音響、拿起話筒,自信地走到伙伴面前一展歌喉。這已經是她每天雷打不動的習慣,不但自己唱,她還要拉著幾位老伙伴一起唱。
“還是江老師唱得好聽?!甭牭劫澝缆?,江正倫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這里就是我的‘第二個家’?!苯齻惛锌?,過去她與女兒住在一起,但50多歲的女兒還要工作,孫子孫女尚在讀書,祖孫三代的生活節奏差異很大。雖然女兒也希望與自己一起生活,可她很難將江正倫照顧周全。
一年多以前,江正倫住進了回興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原本她還有些擔憂,但明亮寬敞的居室、一應俱全的音響設備,讓她很快就喜歡上了這里。
“在養老服務中心,老人的一日三餐都經過營養搭配,專業護士、康復師、社工24小時不間斷照護?!被嘏d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老人只需將醫囑交給社工,便會有專人提醒老人何時服藥,如何服藥,每周養老服務中心還會組織園藝、剪紙等各種活動。
“媽媽在這里比在家更舒心,我們做兒女的也放心?!苯齻惖呐畠赫f,最讓她中意的是養老服務中心距離她家只有10分鐘的步程,她可以經常帶孩子來看望母親。
“過去,專業養老院離城區較遠,老人入住后難免孤獨。但鎮街養老服務中心能讓老人在熟悉的生活范圍里,享受到家人、朋友的陪伴?!庇灞眳^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依托養老服務中心,回興街道還開設了9個養老服務站,分布于各個社區為轄區內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照護、按摩保健、助餐等服務。
住在回興街道寶圣東路社區養老服務站附近的李阿姨是該養老服務站的“??汀?,她笑呵呵地說:“我家離養老服務站就200米的距離。白天我在養老服務站和老伙伴們玩,女兒下班就來接我回家?!?/p>
如今,渝北區已建有22個鎮街養老服務中心,158個社區養老服務站,老人們共聚在沒有“圍墻”的養老院里歡度晚年。
上門服務 養老服務“搬”進家
下午2點,陽光正好。龍山街道銀樺路社區養老服務站“養老管家”周玲和同事走進失能老人李英家中。
今年92歲的李英失明6年、臥床9年,又患有胃癌,女兒女婿已貼身照顧她16年。
“老人家,您這段時間有沒有哪里不舒服?我們先測個血壓……”這是李英簽約家庭養老床位服務以來,享受的第4次醫生巡診、醫療護理服務。
“婆婆的血壓有點高,降壓藥要定時吃,平時要讓她多喝水,適當活動?!敝芰嵊窒蚶先说呐畠盒炀斩诹擞盟幾⒁馐马?。
在渝北,養老服務中心和養老服務站除了能為老人提供固定的養老場地,還能提供一系列上門服務,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就是其中之一,該服務包括對老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助餐、助浴等。
2022年2月,徐菊為母親申請了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在社區養老服務站“養老管家”的建議下,徐菊和丈夫從12類、50多項服務包中勾選了多項服務并簽約:工作日每日送午餐,每月兩次上門擦浴服務、修指甲、清潔手腳,每月10個小時保潔服務,智慧化遠程監控,家庭照護者培訓等。徐菊直呼非常實惠:“所有這些服務總計1284元,我們只需要自付385元,‘大頭’由渝北區民政局補貼?!?/p>
已經70多歲的徐菊說,母親身邊基本離不開人。過去她和丈夫每天買菜、做飯、照顧老人,時間被填得滿滿當當。如今簽約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后,她至少騰出了60%的時間,“不僅媽媽的生活質量提高了,我們的社交也恢復了,肩上的擔子輕多了”。
從養老服務中心到養老服務站,再到居家養老,渝北區將養老服務網絡越織越密,將各類養老服務“送出去、送上門”。
適老公園讓老年人安全出行
“大爺,我們最近要再修一個主題公園,您給我們提提建議?!卑?,雙龍湖街道老年主題公園康逸園內,街道民政與社會事務辦主任劉文芩還在開展隨機調研。
聽到劉文芩的詢問后,在園內座椅上歇腳聊天的老人們紛紛圍過來,打開“話匣子”。
“有扶手的木椅子還可以多安裝一些”、“健身器材的種類要有差異”……劉文芩一邊聽,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
“老人們如此積極回答,就表示這件事真想到了他們心里?!眲⑽能诵牢康卣f。
在劉文芩心中,要讓老人能在家門口養老,不能只考慮室內,還要考慮室外,對公共區域進行適老化改造,擴大老人的活動范圍,讓老人能安全出行。
2022年,雙龍湖街道已建設了3個老年主題文化園,康逸園就是其中之一。
走進園內,角落里的便民飲水機、彩色的塑膠操場、隨處可見的座椅,點綴著老人們幸福的休閑生活:有的老人在這里擺上棋局,有的在塑膠操場上跟著視頻學舞,還有的帶著小孫女在園中游玩,歡聲笑語縈繞其間。
調研結束后,劉文芩翻看筆記本對比著一條條建議。她說:“今年我們還要打造3個老年主題文化園,而且要結合大家的想法,將部分設施提檔升級,將適老化改造做得更貼心?!?/p>
“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個家庭的關切?!庇灞眳^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讓廣大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