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寺公園
人行道提檔升級
春光無限好,景美生活美。又到一年之中最美的賞花季,渝北的街頭巷尾春花爛漫,在提升城市顏值的同時,更為市民的生活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
在2022“發現重慶之美”活動中,渝北收獲4個“最美”獎項。這些市民點贊的“最美”,正是渝北區下足“繡花功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不斷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最好見證。
聚力城市綠化品質提升
在“最美山城綠道”獎項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桃源大道,便是渝北區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工作的一個樣板。
通過不同草木之間的巧妙搭配,桃源大道伴隨季節變化,呈現出不一樣的景觀效果。此外,它巧妙地將人行道“嵌入”綠地中,讓行人更安全和舒適。
圍繞城市顏值提升,渝北區在2022年累計美化綠化坡坎崖約16.9萬平方米,提質綠地9.47萬平方米,補栽地被灌木66.3萬平方米,全年新增城市綠地120余萬平方米,城市綠化景觀更加靚麗,有效提升渝北窗口形象。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一個個精心“繡花”的成果——余松路小游園如今成為集人文底蘊、自然風光、公共服務于一體的城市社區公園綠地;黃金堡交通渠化島成為獨具匠心的山城花境;位于立交橋下的渝魯口袋公園從閑置荒地搖身一變成了城市園林活動空間……
提升城市綠化品質,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今年,渝北區將以重慶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契機,做好城市園林綠化系統規劃,重點推進園林綠化補缺提質、山城綠道、山城花境、口袋公園等項目建設。穩步開展城市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用地、附屬綠地、區域綠地建設,全年新增城市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
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
城市風景美不勝收,人文關懷同樣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最美‘勞動者港灣’”獎項中,復地花嶼城勞動者港灣得到了市民們的點贊認可。
從規劃設計到建設落成,復地花嶼城勞動者港灣完全為戶外勞動者量身打造,其建筑面積達到110平方米,讓港灣成為了一個寬敞大氣的家。
自2020年實施以來,渝北區累計打造“勞動者港灣”示范點共55座,配合136座環衛之家、愛心驛站,切實解決了環衛工人、快遞員、出租車司機等一線勞動者就近歇腳、飲水、熱飯、如廁等現實問題。
除了建設“勞動者港灣”,渝北區緊扣停車、如廁等群眾最關心的身邊“小事”,實施了“小而美”惠民提升行動和停車秩序規范專題年行動,不斷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
2022年,渝北區累計安裝道路便民坐凳364套,建成舉人壩等小微停車場12個、新增停車位1134個,人行道占道停車投訴同比下降60%,新(改)建公廁15座、勞動者港灣10座,兩路潮汐公廁獲選全市城市管理行業“四新”“四小”成果。
讓“新時尚”走入千家萬戶
渝北區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上成績斐然。此次參加評選的魯能星城五街區,于2020年就建成了全國首個垃圾分類多網融合服務點,實現了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網、再生資源回收網、有害垃圾收運網和裝修裝飾垃圾收運處理網“多網融合”的全品類垃圾一體化安全、環保存儲收運作業鏈條。
目前,渝北區9個城區街道、121個社區、1074個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100%。其中在廚余垃圾精分工作上,現有7個街道共50余個居民小區正在開展試點,試點小區廚余垃圾分出質量最高達90%。同時,全區推廣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員、桶邊值守員、保潔員等多“員”合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形式。
渝北區還與四川廣安攜手打造了高竹新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帶,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協作發展,并探索渝北區和高竹新區的場鎮市容環衛工作、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分類工作統籌考慮,標準統一,探索一體化整體推進工作機制。目前高竹新區農村地區已建設垃圾分類收集點200余座,配備垃圾分類垃圾桶700余組,城鄉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3月2日,重慶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推進會召開。次日,渝北區政府召開全區生活垃圾分類推進會?!庇灞眳^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安排布置,將積極推動城鄉垃圾治理不斷擴面增效,為全市生態文明作出貢獻。
(據《重慶晨報》